顯示具有 人工智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工智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產學研打造世界級晶片大腦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產學研打造世界級晶片大腦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來源:工研院2019/08/11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66008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表示,
AI 基本要素有三:
硬體、
軟體和
應用,三者缺一不可。
AI 興起的先決條件就在於運算速度快,受惠半導體技術精進與演算法優化,
AI 已能搭配硬體深入生活應用,
像是物聯網、自駕車、智慧製造等,為生活與產業帶來各式新興應用。

近年 AI 引起各界關注的引爆點應是 AlphaGo 打敗中、韓棋王。
AlphaGo 背後有
上千台電腦伺服器同時運算,再挑出最佳的棋步,
AlphaGo 的獲勝儘管證明了 AI 的能耐,
但有一點不能忽視的是,支援 AlphaGo 的電腦,
所耗用電力卻是人腦的 1 萬倍
務實來看,AI 不可能在這麼大的功耗下發展,更遑論進入你我生活。

AI 處理晶片主要分為
中央處理器(CPU)、
繪圖晶片(GPU)、
可編程邏輯閘陣列晶片(FPGA)及
特殊應用晶片(ASIC)
等 4 種。
依特性與使用目的,又可區分為雲端運算邊緣運算兩類。
雲端運算類晶片需要處理龐大的數據,運算時間長,晶片功耗較高,
但整體效能佳,以 CPU 和 GPU 為發展主流,
主要應用在資料中心與超級電腦;
邊緣運算類晶片則是在雲端與終端裝置間設置運算層,
先行處理龐大資料,傳送即時性佳,
功耗要求低、晶片體積小,以 FPGA 與 ASIC 為主。
AI 運作約略可粗分為兩階段,
分別是「學習」和「推論」,
前者透過機器學習技術,利用大量樣本數據對演算法進行訓練;
後者則執行演算法,在終端應用解讀現實的數據。

台灣半導體產業 2018 年總產值居全球第三,
其中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皆為全球第一,
IC 設計業則僅次美國居全球第二。







耐克收購了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以預測消費者需求

耐克收購了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以預測消費者需求
北京新浪網 (2019-08-11 14:22)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90811/32273780.html

Celect公司的兩位聯合創始人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該創業公司的技術專注於在提供大量結構化和非結構化零售數據后提供數據
洞察力。這些洞察力使零售商能夠看到安排庫存的成本/收益分析,這可能是耐克公司可能感興趣的

「隨著對我們產品需求的增長,我們必須以洞察力為導向,數據優化並且過度關注消費者行為。這就是我們如何更大規模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Nike首席運營官Eric Sprun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AI革命是泡沫很危險?孫正義這樣說

AI革命是泡沫很危險?孫正義這樣說
2019-08-11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6353
記者:全世界都在談論「AI革命」。

孫正義:AI已經結束學術研究的時期,進入了在社會上加以應用的時期,今後將徹底得到利用。如果列舉10年後AI最明顯改變的3個領域,或許是企業的商業模式、醫療以及交通。「獨角獸」企業(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也將不斷誕生。與互聯網創始期相比,AI更早的開始創造利潤,強烈感受到了成效。

記者:有觀點認為這是「科技泡沫」。「革命」變為空喊口號的風險是否存在?

孫正義:在二十多年前,互聯網革命啟動之時也出現同樣的質疑,但結果是什麼樣呢?互聯網廣泛且深入地在生活的所有方面普及。AI也如出一轍。「AI疲勞」不會發生。

只是那些不理解科技的人在喊「那是泡沫」、「很危險」。在理解科技的我們來看,如今是革命的入口,充滿機會。在互聯網革命之時,也有人説「互聯網是玻璃洞穴」,如今或許正在感到羞愧。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美教授:中國大量應用人工智能教學 隱患在未來

美教授:中國大量應用人工智能教學 隱患在未來
2019年08月06日
目前在中國,有數千萬中小學生採用松鼠AI或
「一起工作網」(17zuoye)等人工智能軟件作為主要學習工具。
這可看作是對人工智能應用於教育的一次最大的實驗,
人們還未預見它的最終結果會怎樣。
大量應用AI教學 目標還是為應試
首先,教育者擔心大範圍採用人工智能教學
將剝奪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主導作用,
例如
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
啟發思維、
培養表達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松鼠AI說自己的特點是給予「個性化教學」,
然而美國教育者認為其推行的是「對應性教學」(Adaptive teaching),
即通過對學生的測試,發現他在某方面學習的弱點,
就此給予再教學,直到學生通過測試或掌握知識點。
哈佛大學技術、創新和教育項目教授蒂德(Chris Dede)說,
對應性教學和個性化教學有本質區別。
對應性教學只能了解學生「知道了甚麼,不知道甚麼」,
但沒有關注學生「想了解甚麼,以及怎樣學習對他才最有效」。
學習節奏的個性化
是指根據學生的能力,
對同一個教學內容,設定適合他的學習時間長度;
學習方法的個性化
指根據學生的特點,
提供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更多採用文字教學還是影片教學等;
學習目標個性化
是在了解學生的最終學習目標後,
告訴他更適合在大學學習還是進入職業學校更好。

「我們需要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
清楚自己為甚麼學習,懂得如何學習。
在這些方面,松鼠AI教學都無一涉及。
它只是幫助更多學生達到了統一的標準化應試要求。」
翠微安娜絲說,


標籤: 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名家縱論/AI的進展與我們面對的態度 2019-07-27 23:40聯合報 簡立峰 ppt

名家縱論/AI的進展與我們面對的態度
2019-07-27 23:40聯合報 簡立峰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954967

二○一六年AlphaGo擊敗世界棋王李世乭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不斷掀起熱潮。
AI得以迅速發展,主要源自機器學習方法的突破,與訓練數據較容易取得。一般認定AI特別在語音、人臉辨識等「對應」類應用,逐漸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但電腦能辨識人類聲音,將其轉成正確文字,不代表可以理解任意自然語句。AI帶來的改變,還只是科技逐步的演化(Evolution),而非劃時代的革命(Revolution)。

傳統機器翻譯系統,工程師要寫上萬行的程式碼,現在善用TensorFlow這類機器學習工具,自行開發部分可簡化到只要數百行。
AI的進展像汽車從手排進入自排時代,學開車變容易,開車的人也變多。但即使如此,不見得車子很快就能自動駕駛。

AI在智慧醫療有相當可用性,其中以影像辨識最顯著。Google團隊用十三萬張視網膜照片,搭配醫生標註來訓練AI系統,其辨識視網膜病變的能力,已與人類專家相當。目前這項技術已開始以醫療實驗模式,運用在印度及泰國,在山區部落邀集村民拍攝視網膜照片,用AI輔助辨識再由醫生確認,診斷時間因此大幅縮減。

但在應用面也仍有不少挑戰,像是訓練AI系統需先有醫生標註訓練資料,成本偏高;而不少病歷資料涉及病人隱私,有去識別化問題,須獲得醫生與醫療機構許可。發展智慧醫療要有長期投資的體認,從研發到導入臨床是漫長的過程。
標籤: 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用 AI 突破農災困境,MIT 團隊「Open Ag」有望成為下一隻獨角獸 Posted on2019/07/26 ppt

用 AI 突破農災困境,MIT 團隊「Open Ag」有望成為下一隻獨角獸

突破農災困境,MIT 團隊用 AI 進行氣候探勘

義大利的 費列羅(Ferrero)集團是全球第四大巧克力製造商,
知名的能多益(Nutella)、金莎和 Kinder 奇趣蛋都是他們生產的。
然而,這個家喻戶曉的巧克力榛果醬目前正面臨「榛果短缺」的問題。
土耳其黑海沿岸的榛果產量佔全球 70%
但由於近年來受到冰雹、霜凍的摧殘,產能大幅下降。
2016 年,費列羅加入了 
該計劃專門研究如何在遭遇森林大火、乾旱或戰爭等災難下種植作物。
費列羅沒有要以室內農場取代真正的農耕地。
我們透過人工智慧的技術,協助他們進行「氣候探勘」,
以打破當前的生產困境。

亞洲最大紡織商也是客戶,OpenAg 的企業夥伴遍及全球

將視角轉到亞洲,來自印度孟買的紡織公司——Welspun India
規模居亞洲之冠 
,每年把超過 94%的家用紡織品出口到 50 多個國家。
該企業也委託 OpenAg 研究如何用更少的水和人力來種植棉花。
近年來,全球頻繁的農業災害造成經濟損失、產能下降等問題,
迫使跨國食品企業得思考下一步在哪裡,
新科技或許能成為突破困境的關鍵點。



標籤: 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Facebook發展「AI繪製地圖」 人工智慧比人工手動更快速2019-07-26

Facebook近年發展了一種藉由人工智慧判斷衛星圖像,再用來繪製地圖的專案,他們將這個技術發布成一個名為「RapiD」的AI工具,貢獻給OpenStreetMap(OSM)專案,藉此幫助OSM社群能迅速記起全球道路,而這項工具將會在mapwith.ai網站上開放給所有人使用。
Facebook的AI人工智慧團隊,則想出用電腦視覺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
Facebook打造了一個34層的DNN模型,在解析度為每畫素約0.2平方公尺的衛星圖像上辨識道路,Facebook對外表示,其實要達到這種規模與精確度的技術,一直到最近才有,這也表示AI能判斷更多的細節,像是小巷子、人行道或還沒鋪好的道路等,甚至可以分辨河床或牆壁、道路之間的差異;Facebook使用了Maxar衛星圖像,由人類手動標記道路,再使用這些繪製的資料來訓練機器學習模型。藉由這項技術,Facebook成功編輯了泰國與印尼地圖,並在地圖上補齊90%缺失的道路,並用18個月的時間,幫泰國地圖上標出了約48萬公里的道路,若用傳統方法,恐會花上3到5年的時間。

標籤: 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

比爾蓋茲:AI機器人將接手重複性工作 但不解Google、Uber為何押注自駕車 2019年07月19日 ppt


蓋茲指出,一些基礎科技,
如語音辨識、
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
機器人手臂等,都已足夠先進以負荷它們的任務。
但其他技術仍需要數年時間才得以完善,如擁有人類手部靈巧度的機械手臂等。
原文網址: 比爾蓋茲:AI機器人將接手重複性工作 但不解GoogleUber為何押注自駕車
20190719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719/1494019.htm#ixzz5ua9ex3jw 
標籤: 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超強加州大學 AI 人工智慧,只要一秒就能解開魔術方塊-2019年7月19日 PPT




超強加州大學 AI 人工智慧,只要一秒就能解開魔術方塊
2019719
DeepCubeA 是深度強化學習演算法的 AI 人工智慧系統,
研究人員放任 DeepCubeA 從零開始學習解魔術方塊,
但沒想到 DeepCubeA 竟然能在沒有任何指導之下,
靠自學解開魔術方塊,平均只要 1.2 就能完成,
而且解決問題方式和人類想的完全不同。



標籤: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蒙面都認到!中國 AI 企業發布首個步態識別系統-20190703-ppt



蒙面都認到!中國 AI 企業發布首個步態識別系統-20190703
          近日建制派再度倡議立「反蒙面法」,其實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即使目標人物蒙面,也有可能憑 AI 人工智能,靠走路姿態便能識別出來。
          由中科院自動化所孵化的人工智能(AI)企業銀河水滴,昨天發布號稱全球首個步態識別互聯系統「水滴慧眼」
          步態識別便是一種新的生物認證技術,可透過人物的走路方式作出身份辨識
          銀河水滴創辨人兼 CEO 黃永禎表示,
          步態識別擁有遠距離全視角等諸多獨特優勢。
          相比臉部辨識,步態識別技術更為複雜,
          步態識別需要基於三維的影片進行訓練,人臉識別則只需要二維圖像即可。
         該公司指「水滴慧眼」集合
         地圖追踪、
         地圖布控、
         視頻檢索、
         實時布控、
         步態抓拍
         步態提取
         步態比對
         步態採集等 8 大功能,可以同時支持上萬攝錄機,
         支持海量歷史視頻與實時視頻瞬間檢索與定位。此外,系統還支援
         事前預警、事中報警和事後追蹤,以及地圖布控及地圖軌跡追蹤。
           






標籤: 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2019年6月23日 星期日

區塊鏈如何阻止科技巨獸為AI寫規則?-2019/06/22 ppt







區塊鏈如何阻止科技巨獸為AI寫規則?
2019/06/22
科技逐漸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不管是食衣住行,各方面都有顯著的改變。
淘寶取代必須親自去實體店購物的習慣、
Uber省略了以前在街上用手攔計程車的動作、
UberEAT取代上餐館用餐、
民眾開啟YouTube的次數勝過看電視所佔的比重、
Airbnb取代原來依賴旅行社敲定住宿相關事宜、
Google取代我們尋找知識的管道。

大多數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社交軟體,如LINE
我們經常在社交活動中看到人們低頭用手機上。
2019,超過2.3億人每天都在使用Facebook

我們創造了一個令社會撕裂的東西,那就是一個短暫刺激多巴胺的按讚機制。完全不涉及任何討論、合作,充斥著錯誤訊息和虛假的東西。
──Chamath Palihapitiya

亞馬遜訓練其AI演算法根據其購買瀏覽歷史記錄,提出購買建議以增加銷售額。
Uber使用AI模型估算到達時間,並根據當前的交通狀況計算出乘車費用
Google調整其AI演算法以確定頁面排名,並透過其廣告系統賺錢。

人工智慧──操縱人類的注意力和情感
社交平台微小的調整AI模型,可以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巨大的影響。
然而,更值得我們深入討論的是,這論文中進行的實驗是在用戶不知情或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篡改了接收到的貼文,這意味著你可能無形間也變成Facebook的白老鼠,只是你不知道。
在演算法黑盒子裡面,社會偏見變得不可見和不負責任。當僅為盈利而設計時,演算法必然偏離公共利益
信息不對稱、議價能力和外部性遍及這個市場,人工智慧與人類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其巨大的潛力意味著雙面刃的特性:既可以增加社會的不平等,也可能使我們迎向更方便美好的未來。

從目前的人工智慧研究數據可以看出,短期內發展依舊傾向於權力和金錢的集中,這意味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將會更加壟斷,甚至可能為下一代的孩子帶來學習及認知上的阻礙。

因此,只有對商業模式根本上的改變,才能夠降低AI資本與權力過度集中的問題風險。
為了避免生活在資訊不對稱的世界,AI需要比現在更容易被使用、更可靠、更直觀的方式,而區塊鏈可能就是那個答案

區塊鏈與代幣經濟
區塊鏈的分佈記事帳本特性,可以支持沒有第三方機構的介入下直接進行交易。它讓我們可以除去第三方機構的成本直接與對方互動,因為資訊的透明公開,以一個更安全分散的方式接受公眾的管理

區塊鏈技術還融合了一套新的商業模式──代幣經濟,代幣經濟是區塊鏈可以實現去中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代幣經濟是一套獨特的商業模式,設計起源於創造一種能觸發良好行為,並遏止不良行為的激勵形式,激勵機制讓更多人願意參與進來

結語
像許多科技技術一樣,AI演算法是一把雙面刃。
問題是,科技巨頭是否真的能遵照不做惡的原則來制定所有規則?
不要忘記Facebook允許其數據科學家在沒有取得同意的情況下,操縱用戶體驗和收集數據
區塊鏈技術賦予用戶權力,有機會對技術未來走向擁有發言權
區塊鏈的分散性質為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民主化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致力於確保人工智慧是公平和有益的組織必須得到更多的關注。
培養人工智慧技術和相關數據開放的世界是當務之急,透過分散和民主,儘可能地創建給下一代平等的機會。
標籤: 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基於人工智慧之語音溝通輔具-2019-06-20ppt





基於人工智慧之語音溝通輔具
2019-06-20 |

聽覺而言,長年的聽損會造成年長者與他人產生隔閡,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失智風險亦隨之上升。
學齡兒童的聽損,導致學業成績落後及與其同儕互動不良,對於兒童學習及社交能力發展具負面影響。
就口語及發音而言,發聲構造異常或受損是言語清晰度降低(構音異常)最常見的成因。構音異常影響語者與他人的溝通效能及其自身生活品質。
由於環境噪音(特別是與人類語音特性相近的噪音)通常難以準確估測;因此,要能夠有效消除雜訊是語音訊號處理相當棘手也是多年懸而未決的問題。
好消息是,近年來人工智慧(特別是深度學習理論)的進步對解決這個問題帶來了曙光。
基於深度學習理論,學者們提出了多項新穎的語音訊號處理演算法應用於消除加乘式噪音摺機式噪音 (空間混響)、以及收音設備及通道不匹配問題,進而還原出高品質的語音訊號,讓聽者聽得更懂、聽得更舒服。
目前筆者實驗室努力的方向為:
1.        開發以任務導向的語音訊號處理技術:
2.        語音訊號處理模型壓縮技術:
Computation-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CPO 壓縮技術,主要的設計概念是基於最後的效能動態消除深度學習模型的參數。
另一種技術為Parameter Quantization PQ,此技術是基於Quantization演算法減少參數的精度,藉以壓縮深度學習模型,同時加速線上運算效能。
3.        結合多模態之語音訊號處理技術:

人與人的溝通包含口語與非口語的部分,發話端傳遞口語訊息時,收話端的聽者除了專注於聲音本身外,也接收相關的視覺訊息來協助了解語音的內容。

近年人工智慧技術大幅進步,各種新穎的技術大量應用在提高機器影像辨識器語音辨識器、下棋及電玩、對話及問答系統上,確實讓很多任務的效能可以超越人類的能力。
然而筆者認為,相對於追求開發超越人類的機器,我們或許可以運用人工智慧來發展輔具,提供給需要幫助的障礙者,這樣的研究或許能讓人工智慧的進步對人類社會更有實質上的助益,也讓科學研究更有溫度。
標籤: AI,人工智慧,人工智能

順口溜 :最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

順口溜 :最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